長恨歌密碼

 

【文案】

 

  白居易根據楊貴妃秘聞寫就〈長恨歌〉,
  為何卻引來各路僧、道、官、匪的追殺?
  
  楊貴妃究竟死於馬嵬驛,還是逃生日本?


  
  歷史事實:


  天寶四年七月(745年),二十六歲的楊太真還俗受冊封為貴妃。唐玄宗李隆基專寵楊貴妃,兩人歌舞盡歡,恩愛非凡,無心朝政。楊氏家族胡作非為,使朝野充滿了巨大的怨恨。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兵鋒直指長安。唐玄宗偕楊貴妃倉皇潛逃,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隨駕禁軍軍士嘩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在將士的不斷逼迫下,唐玄宗也只能忍痛賜死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親信宦官高力士秘密縊死,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的典故。
  
  千古謎團:


  五十年後,詩人白居易與友人陳鴻、王質夫一道在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玩。有感於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王質夫提議白居易創作一首詩篇,記錄下這場生死愛戀。白居易立即揮筆寫就了一首〈長恨歌〉,將玄宗、貴妃的恩愛過往一一記入了詩篇,傳為千古佳作。然而關於貴妃被處死的過程,竟毫無史料記載。再加上白居易〈長恨歌〉稱唐玄宗回鑾後要改葬楊貴妃,結果卻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連屍骨都找不到,更由此引發了千百年來關於楊貴妃生死之謎以及東渡日本的種種推測。
  
  楊貴妃舊居興慶宮中遺失已久的五弦琵琶,
  扯動的卻是鬼影幢幢、各方陰謀算計,
  以及大唐開朝時最隱晦的盛世傳寶……
  
  大唐元和元年(西元806年),詩人白居易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遊玩。在皇太后族兄王質夫所講的宮中秘聞的激發下,白居易一氣呵成寫下千古名篇〈長恨歌〉。文人陳鴻也寫了一篇傳奇小說《長恨歌傳》。
  
  十年後,被貶江州的白居易在潯陽江頭聽到一名中年歌女彈奏琵琶,驚為神曲,遂寫下名篇〈琵琶行〉相贈。不料此女將隨身的紫檀琵琶回贈白居易,向他發出警告後突然投江。不日,大明宮急急傳來消息,王質夫下落不明,太常博士陳鴻家中人去樓空。
  
  白居易受到什麼危險?大明宮中發生了什麼?女神探裴玄靜陷入玲瓏困局。在仔細回顧蘭亭序案和璇璣圖案發生的一切之後,裴玄靜將視線集中到了六十年前馬嵬坡下的宮廷迷案上。一時間,潛藏在暗處的僧、道、官、匪盡數出動,明與暗的較量、新與舊的殺戮瞬息上演在大唐帝國的每個角落。
  
  當謊言即將揭穿、各方勢力浮出水面之時,《蘭亭序密碼》和《璇璣圖密碼》鋪墊的大懸念終於轟然引爆……

 

(圖文引自博客來書網)


 

喜愛指數:★★★★


這《大唐懸疑錄》的第三部《長恨歌密碼》,有比第二部令人費疑猜喔。

 

楊貴妃的死,素來是歷史一大謎團。而本書作者將《長恨歌》與貴妃之死疑雲做一連結,既不令人意外,但箇中乾坤又頗有新意。至少儘管個人約略知道《長恨歌》一詩是描述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故事,卻也猜不出作者要如何在已知的詩作詞句中,逐步安插千絲萬縷的疑雲,使之能帶領讀者解開楊貴妃的生死之謎。(或詩背後更大的秘密...)

 

但作者又再次以詩中引人入勝的玄機,成功引領個人跟著淪陷燒腦閱讀了。雖然在讀者來看,此詩背後所暗藏的秘辛一點都不特別,...(與皇室有牽連的,不就是那些箇事?)但是跟著女主角裴玄靜一步步依著詩句解謎,相信我,那些讓平常人來看一點都看不出有啥謎團的詩句,作者就是能藉由諸人、諸事件等故事背景的鋪陳,讓那些由今人讀來僅是追悔憾恨的旖旎情絲字句,霍然就有了百轉千迴的謀劃策動。。。

 

同為《大唐懸疑錄》系列書作之一,本書同樣也對於唐朝的社會背景有某方面的述及。大致來說,此書的知識度優於第二部,卻也遜於第一部作品。閱讀此書還是有長點唐朝社會知識的,只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蘭亭序密碼》,確確實實幫《大唐懸疑錄》系列作品打了好響亮的第一砲,而後的書作,就總顯得有點"星光黯淡"...

 

總體來看,本書的疑案確實迷離,楊貴妃的生死之謎與《長恨歌》詩句間所透出的疑點闕漏處,兩相交雜所構築的謎團,可以說是無縫吻合,邏輯很說得通,非常好看!但別以為本書的重點是楊貴妃之死,no,其實詩作背後另有機關,詩句引出的,是另一件事。此外,男主身分的啟人疑竇處也已展開,可以說,本書動腦的地方頗多。很建議愛燒腦的讀者閱讀。(女主真的很聰明!)

 

至於喜歡粉紅泡泡的讀者,此書非屬言情類,故以儘管本書男主女的感情算是有了長足的躍進,但還請以正規的期待,來看待兩人的感情發展...(只是後來兩人又"懸"了...)順帶一提,作者分別以男、女主為發展主軸,用兩條支線穿插描述、最終又合而為一的描寫筆法,頗有閱讀張力。

 

最後,以個人從書中讀到的、難得有共鳴的李賀作品《苦晝短》,抄錄作結。或許是結合了當下的情節背景,也或許是詩中有隱然的大氣,此詩讀來頗令人有感。(以下以書中對話的斷句方式抄錄)

 

《苦晝短》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惟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吾將斬龍足, 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為服黃金,吞白玉? 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唐懸疑錄》
    全站熱搜

    beaulivre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